京白梨,北京市门头沟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3月13日,《关于批准对京白梨、克东天然苏打水、南充丝绸、黄果树毛峰、罗甸艾纳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年第37号)批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北京白梨,为秋子梨系统中品质最为优良的品种之一,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京字的地方特色品种。京白梨为蔷薇科植物白梨的果实,呈扁圆形,果汁多,味酸甜,香味浓,含糖量较高,梨果肉中含大量葡萄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生津,消暑,润燥,解渴,清热,化痰,健胃,解酒等作用,是历代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
产地范围
京白梨产地范围为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妙峰山镇、王平镇、潭柘寺镇4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京白梨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北京市门头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京白梨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京白梨果实呈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10克,大果重可达200克以上;果皮黄绿色,贮藏后变为黄白色,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泽,果点小而稀;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而脆,石细胞少,经后熟,果肉变细软多汁,易溶于口,香甜宜人,果心中大;果实8月下旬成熟,不耐贮藏。
营养价值
京白梨果实含糖量为10.81%,含酸量为0.34%,可食部分占果重的76.87%。
药用价值
京白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乾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
产地环境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边的东山村、孟悟村一带,便是京白梨的故乡,此处三面傍山,属半山区,形状似小盆地。
门头沟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乾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乾燥。门头沟区的土壤属地带性褐土,分为山地草甸、山地棕壤、褐土3大类,8个亚类,其主要环境生态符合京白梨正常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种一方果。京白梨同样的品种种植在别的地方,哪怕相隔只有几公里,味道、口感就大打折扣,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叫做京白梨。
历史渊源
京白梨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的故乡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村、东山村,仍保有300余株200年以上的老梨树。自明代起,京白梨就是皇家贡品,到了清乾隆年间始建御梨园。
京白梨在清朝末期即已闻名于世,据《宛平杂谈》记载:京西白梨自清代同治年间即为宫廷贡品,慈禧临朝更是朝中必备。
京白梨起源于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青龙沟一低洼有水之处,最初为一株自然实生树,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东山村庙洼一带仍保存有200年以上的老梨树百余株。由于历史悠久,果肉细腻,酸甜适口,品质好,风味独特,满清时曾作为贡品,后逐渐被认同并繁殖推广到各地栽培。
正式把东山白梨,命名为京白梨,是1954年东山贡梨(京白梨)参加了北京梨品品种评比会,以其无暇的品质在梨中夺冠,荣获最优产品,就在白梨前面冠以京字,由此得名。在1959年国庆10周年大庆,东山贡梨(京白梨)被送上国宴餐桌,备受中外人士喜爱,被专业人士公认为是秋子梨系统中最好的品种而后闻名全国。
产品荣誉
1954年,北京市梨品品种评比会上,京白梨荣获最优产品奖,并正式在白梨前冠以京字,称之为京白梨。
1998年秋,京白梨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全国农业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99年,京白梨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鲜果类银奖。
2002年,京白梨荣获第三届北京国际精品农业精品奖。
2005年,京白梨被列为北京市首批唯一性农产品。
2012年03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京白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秋子梨系的当地原生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00m至400m,土壤类型为山地淋溶褐土,土壤pH 6.5至7.2,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以杜梨为砧木,采用嫁接育苗。
2. 定植:定植时间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栽植密度为每公顷载植株数≤660株。
3.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65吨。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 采收时间:为每年9月初至9月底。
2. 贮藏:冷库储藏,温度控制在0℃至3℃,相对湿度控制在80%至93%;
3. 后熟:采收后或冷藏储存结束后,常温储藏7至10天。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实扁圆,果皮光滑细薄,后熟前果皮呈黄绿色,果肉乳白、细腻,果肉中石细胞少;后熟后果皮转为黄白色,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
2. 理化指标:(略)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