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有个臭毛病“好为人师”,每每有人咨询,恨不得掏心掏肺教给别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毛病,把人给害了。
有个做餐饮的老板,涉及隐私,就不说具体是谁了。每次来咨询,都把基本原理讲给他听,听的认真也非常赞同,感觉很简单,听完也感觉有很多收获。
然后回去就自己琢磨,动手直接搞起来,结果到了市场,业务冷冷清清。开门店花了上百万业务不好自然又去想各种办法,又想来咨询。四喜内心自然不愿意接待,上次聊了你没找四喜合作,结果业务不好又想找回来,内心比较排斥。
另外一个本地大食品企业也是类似情况,专门约着聊几个小时,四喜把工作原理,也讲的非常清楚,他也非常认可,一款产品,落在包装上的也就品牌名称,品类名称,广告语,卖点那么一点点东西,说简单,也简单,感觉自己学会了,然后回去搞了一个品牌,四喜看到品牌名字出来,估计这个事情又悬了。
以前,老埋怨,四喜给你掏心掏肺讲,你也认可了,结果你不找四喜,你自己觉得会了就自己干了,对于四喜,损失一个客户,对于客户,损失一个项目(有点夸张)。
四喜从来没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只到有一天,四喜把这个现象给一个老哥讲了讲。他说:四喜,是你把人害了,你不该给他讲原理,你讲了他觉得自己会了,他就自己干了,实际他没会,你这样是把人害了。
听到这位老哥说的这句话,四喜一开始是反对的,后来慢慢才想明白,的确是这样,客户是来吃大盘鸡的,你把大盘鸡怎么做告诉他有什么用呢?就算他学会了,他回去做的大盘鸡也未必有你做的好吃啊。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这句话真是适合很多行业。
这里真的是要奉劝一句,一定要尊重别人的行业,隔行如隔山这句话真的是即现实又残酷,1万小时定律也真不是开玩笑。四喜在这个领域花了大量的时间,才把复杂的事情说的比较简单,如果你听完觉得简单,就自己去干了,真的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这个事情,也怪四喜,别人是来吃大盘鸡的,非得把怎么做大盘鸡教给别人,这是病,要治。
怎么治呢,回到为什么要教别人这个问题。公司小,名声小,就使劲儿想办法证明自己可以,证明自己牛逼,结果带来的副作用,客户觉得自己也会,根本不需要你了,自己回去搞去了。
要治这个问题,就是要规避这种教别人的方式,找到其他证明自己的办法。
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签约客户做好,把更多精力放到签约客户身上,没有什么比一个个成功案例更具信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