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最近发现一个螺蛳粉品牌发展非常快,并且找了檀健次代言,于是去研究了他们的店铺。
人类快乐螺蛳粉
首先看品牌名称“人类快乐”,给品牌起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品类的信息放到品牌名称里面比如“好欢螺,螺霸王”等等,这种做法好处是传播效率高,弱点是大家都这么干的时候,就都显得雷同。
被消费者认为“雷同”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雷同顾客就会关注到价格上,你们都差不多,选个便宜的,这样,品牌之间特别容易“价格战”。 怎么办呢?做不同,“人类快乐”这个品牌,从名字就开始做不同,不叫什么螺,也不是螺什么。在螺蛳粉这个品类用全新方式给自己的品牌起名。
四喜昨晚发了个朋友圈,夸奖这款产品的设计,有朋友看见竟然问“这是什么牌子的螺蛳粉,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
这是什么牌子的螺蛳粉?这个问题暴露了人类快乐这个名字的缺陷——没有品牌反应。
这里简单科普一下“品牌反应”,就是说,哪怕顾客初次听到,也要一听就感觉是个品牌名而不是个通用词汇,才容易被当作品牌来记忆。如果有人谈论一个有品牌反应的名字,路人甲偶然听到那么一下,就可能产生品牌印象;以后见到该品牌时就可能冒出“噢~好像听说过”的念头,其它条件相同时,熟悉感可导致优先选择。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1,换名字,或者当初起名字就考虑到这个问题,规避这个问题,这是根儿上解决问题。
2,换不了名字,视觉上可以做的更新一个商标,加上大大的商标符号。可惜目前这个品牌还是tm(我们建议品牌取得注册商标再开始做品牌,不然投入很多,名字注册没通过,前面工作就白做了),如果是®,就把®放大,起码做到看见这个名字的消费者知道这是个商标,这是个品牌名称,或者在四周加上注册商标四个字。
说完品牌名称,一起看看他的广告语“人类快乐螺蛳粉就是解馋”品牌+品类+品类特性的表达方式,就是解馋是螺蛳粉这个品类给顾客带来的核心价值,这种重口味的食品不适合天天吃,大部分消费者吃它,就是为了解馋。
前面说到四喜发朋友圈被朋友看见,问了“这是什么牌子的螺蛳粉,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前面半句四喜已经做了解读,后面半句就是非常好的现象。先看看他的包装设计,详情页,电商主图设计
食欲感拉满的详情页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他们官方店铺看看,看完不流一升口水,说明你食欲不强。食欲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一款食品如果能调动消费者食欲,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一个品牌的成功因素很多,四喜只是从品牌传播层面进行了分析,简单总结如下:
一,从名字开始,做到与众不同,名字是品牌最重要的资产一定要重视;
二,食品包装如果不是礼盒,尽量体现产品本身诱人一面,你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不要忘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