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始设计,你就不再是你
如题,一旦你开始为一款产品做设计,你就不再是你本身,你就是这款产品,你的表现风格是产品的风格,而不是你自己喜欢什么就去表现什么。你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产品定位,符合品牌调性,
客户与用户的区别
客户就是掏钱请你设计的人
用户即你的设计落地后服务的目标人群
客户目标不一定与用户目标相统一,一个负责任,有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设计师,一定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与客户一起做出与用户目标相统一的设计。
什么是好的包装设计?
一个好的包装设计也就是一个用户愿意花钱买的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属于商业设计,而商业设计与艺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能摆上架的是商业设计,供人参观展览的则是艺术品。
好的包装设计一定在其本身上就可以体现出产品的定位和风格以及情绪,让用户看到外包装的第一眼就可以得知此产品的风格定位是否符合自己,其功能是否是自己所需。
好的包装设计也要为客户和社会着想,在用料和结构设计上一定要为客户节约成本,符合客户发展的“开源节流”。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选择环保产品,去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不能一味追求表现力而忽略这些。
同时也要考虑到产品落地后,在运输对产品的保护,和用户的开箱体验(这点很重要,要便捷开箱,同时要有品牌仪式感),还有在架台上摆放的的表现力。
好的包装设计要有其独特的品牌识别度,不能出现歧义。
字体很重要!
在设计时,中英文字体的使用十分的讲究。
每个字体都有其性格,和不同的表现力,要选择符合品牌调性的字体。
每个中文字体都有与其风格相对统一的英文字体。
选用字体的时候,要像选品牌代言人一样考究,有老的,有年轻的,有华丽的,有清纯的等等。
标题与正文或附加信息的文字字体和大小也要区分开讲究讲究,标题要有表现风格,正文要便于阅读。
在这里我想说一点有关于阅读惯性,一句话只要符合读者阅读惯性,即使有错别字自序轻微混乱,读者依然可以依靠平时阅读习惯,快读地理解。(有待研究)
在设计之前需要搞定的:
尽量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参与进去,与客户一起工作和研究。
如若做不到,就在设计之前就让客户参与进来,一起研究。
在设计之前搞清楚产品定位和品牌调性以及用户目标,在后期设计中也要确定不会跑偏。
用户目标的重要性!
一个合格的设计师一定要紧抓用户目标,真正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真正想要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哪怕用户本身也不太清楚。
你的设计,一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为了给用户自己找一个借口去说服自己买这款产品,而不是站在产品的角度,去向用户炫耀自己推销自己,好的设计会让用户变成推销员,向自己推销向他人推销。
了解客户目标,以及在设计上能表现出客户目标的才是好的设计,这里举一个例子。
精明一世的司马懿,最后却死在已经故去的诸葛亮手上。诸葛亮在死前留下了一本书,名叫《诸葛绝学》。司马懿和诸葛亮斗了差不多一辈子,也没能分出个高下,一直对诸葛亮的奇门遁甲和阵法很感兴趣,在诸葛亮死后,搜查出了这本书,一看名字变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
司马懿读书有个习惯,就是喜欢舔湿手指,便于翻页,结果不曾料到这本历尽千辛得来的宝书,居然是被诸葛亮浸过毒药的书,这一摸一舔便一命呜呼了。
这里可以将诸葛亮理解为设计师,将这本书理解为产品,司马懿则是用户。诸葛亮极其地了解司马懿的行为习惯和他真正想要得到什么,便设计出了这本名为《诸葛绝学》的书。其书名便是一个紧抓司马懿心理的超级符号,为了让司马懿去除防备心理,将此书藏起,又藏的不会让人找不到,了解司马懿翻书舔手指的习惯又将书浸毒。这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地,此书可以称之为史上最成功的设计了。
美与实
很多设计师都会搞不清重点,在美观性上苦下功夫,而在实用性上有所缺失,搞错了重点。
美观性是基石,符合其品牌调性和用户目标的实用性才是设计重点,如若搞反,便成了仅供少数群众享用的艺术品了。
感性消费
现在到处都在倡导人们理性消费,究其缘由,就是因为人们消费本就是一种生理上的冲动,是一种感性消费。
有多少人买一个东西货比三家,却只是为自己找个借口安慰一下自己,实际上自己心里真正想要什么早已明确。只要你的商品抓住了用户的感性冲动,与用户目标相符合,那么用户便会为自己找借口去购买。
都常说女人是感性生物,男人是理性生物,因此有关女人的商品远远多余男人。女人是消费大军,但男人也有感性有情怀的时候,抓住了也就成功了。
商品的使用周期
在做一个商品品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商品的使用周期。有的商品是快消品,如节日促销的海报,符合季节性的包装,这些商品的周期很短,就要做出符合时宜,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
而有的商品使用周期长,如品牌包装设计,品牌logo设计,这些都是要长期使用的,就要做出符合其品牌调性,不加入易过时的流行元素的设计,要有长远的目光。
万物交互理论
其实在所有的设计中其实都是与用户有所沟通的,很多人认为是物(产品)与人(用户)的交互,其实不然,是人(设计师)与人(用户)的交互。
交互设计我觉得不应该局限于ui设计,而是所有的设计。
就像近日网上很火的发传单小广告,有的人发传单,对所有人都说的是同一句话“了解一下谢谢”,看似很平常很有礼貌的一句,却很少有人愿意去接那份广告,其打广告的目的便达不到了。但有的发小广告的却别出心裁,穿上一身像迪斯尼人物般的角色扮演服装,真正地达到性格习惯地扮演。有的懒散地躺在地上发广告,大有爱接不接的态度。有的则是像个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来到路人面前,傲娇地把广告纸送到用户面前,而头则撇向另一边。这些亮眼的有设计性地发广告方式,与用户达成了一定层次上的情感和视觉互动。所以你就算坐那不发,路人知道你是发广告的,也会出于感兴趣,去问你要广告,就是为了与你达成互动。
而有的包装设计,如苹果开箱体验,光滑洁白的盒子,你没有办法快速地直接将其打开,有了一种仪式感,仿佛在挑逗用户,把打开盒子看到新手机的激动心情的等待时间故意延长,让用户于盒装设计有了互动。再如日本的开箱开盒设计,注重便捷,实用,一切皆为用户有更好的开箱体验的设计,用户也能感知得到设计师的用心与关心,为之感动。
因此万物皆有交互。
关于创新设计
真正的创新设计:这个创新设计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亟待解决或还没被完全解决的需求。
为什么创新:人类不断改变的需求,迫使我们不断地创新。
好的创新设计一定是放慢下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创新设计的追求不是其广度和数量,而是其质量和深度。
人的习惯,消费行为和品牌忠诚度是会不断改变的,而很少改变的是人的价值观,要做符合人价值观的创新设计。
个人与团队
每个人的知识框架是有限的,思维是有局限的。要做出好的设计,需要一个有不同领域研究深度很深的团队合作,并且相互了解彼此的领域相互信任。
设计落地
要做可以落地的设计,不能一味地空想不符合实际的东西,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做出能落地的设计